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幸福像花儿一样

学习母语,尊重母语,正确使用母语,努力维护母语的纯洁和健康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1. 对我们的母语总是存有深深的敬畏之情,从不敢乱用,看到那些不符合汉语规范的字、词、句,总想说一说,也算是一个“医生”吧。但水平有限,难免会有“误诊”的时候,希望大家监督,提出批评和建议,我一定虚心接受。 2.喜欢集邮,特别钟情于邮戳及各种民间邮刊。

圮/圯:张良拾鞋在何处?  

2016-05-13 20:26:00|  分类: 字里乾坤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/圯:张良拾鞋在何处?


“己、已、巳”三字,形同三兄弟,但因字形简单,且在语文教学中被反复强调,一般不难辨别。但由它们构成的字,却很容易被混为一谈,张良“圯下”拾鞋误为“圮下”拾鞋,便是一例。

圮/圯:张良拾鞋在何处? - 李学东 - 幸福像花儿一样

圮,音,义为断绝、毁坏、坍塌等。这是一个形声字,以“土”为形符,因为以土为质的器物、建筑物不牢固,易毁坏坍塌。右边的“己”是声符,同时也有表义的作用。己,甲骨文字形是首尾相连的三横两竖,有说像交错编织的丝缕,应是“纪”的本字。用丝缕的易断兼表“圮”的断绝毁坏之义。

圯,音。它和“圮”可谓酷似,但词义、词性截然不同。圯,古代南方有的地区用来指称桥,是名词。而“圮”是动词。这个桥以“土”为形符,说明是土石结构。右边的“巳”(音)和“已”(音)同源,有说其甲骨文像成形的胎儿,古时“巳”通“已”。在这里,可以看作“圯”是以“已”作为声符的。所以,“圯”在这里读,不读

《史记》里记载一老人要送张良一部兵书,为考验张良的品性,故意把自己的鞋扔到“圯下”,让张良为自己去拾,并帮自己穿上。“圯下”就是桥下,“圯”误为“圮”,你让张良到哪里去拾?

——摘自《形近字辨似》,作者:田娟华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022)| 评论(166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