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幸福像花儿一样

学习母语,尊重母语,正确使用母语,努力维护母语的纯洁和健康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1. 对我们的母语总是存有深深的敬畏之情,从不敢乱用,看到那些不符合汉语规范的字、词、句,总想说一说,也算是一个“医生”吧。但水平有限,难免会有“误诊”的时候,希望大家监督,提出批评和建议,我一定虚心接受。 2.喜欢集邮,特别钟情于邮戳及各种民间邮刊。

“衣裳”古今有别  

2015-08-03 06:02:56|  分类: 词语辨析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“衣裳”古今有别


这里所说的“有别”不是指古今衣服制作式样有别,而是说“衣裳”这两个字连在一起,古为两个词,今为一个词。字面全同而结构、含义有别。

今天所说的“衣裳”是一个双音节词,就是指衣服;古代说的“衣裳”则是两个单音节词的连用,即指上衣和下衣(“裳”指类似裙子的下身的衣服)。《诗经·邶风·绿衣》:“绿衣黄裳。”毛传:“上曰衣,下曰裳。”

“衣裳”古今有别 - 李学东 - 幸福像花儿一样

《诗经·齐风·东方未明》:“东方未明,颠倒衣裳。”粗粗一看,语句浅显易懂,似乎说的是天没亮把衣服穿颠倒了。其实,“颠倒衣裳”并不是把衣服的领子朝下、下摆朝上的颠倒,而是把上衣当作下衣,下衣当作上衣。即把衣和裳搞颠倒了。

许多同今天的双音节词同形的古汉语语词,其含义最容易混淆。例如“消息”“睡觉”“交通”“妻子”“指示”等在今天都是人们常见的熟悉的双音节词,但它们作为古汉语语词出现在古诗文中,含义同现代汉语中作为一个双音节词的含义迥然不同,各举一例如下:

合散消息兮,安有常则?(贾谊《鹏鸟赋》)——消息:消亡生长。

云髻半偏新睡觉。(白居易《长恨歌》)——睡觉:睡醒。

枝枝相覆盖,叶叶相交通。(汉乐府《孔雀东南飞》)——交通:交结连通。

子布、元表诸人各顾妻子,挟持私虑,深失所望。(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十三年(赤壁之战)》)——妻子:妻和儿女。

璧有瑕,请指示王。(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——指示:指点给看。

不但实词连用容易同现代双音节词混淆,虚词连用也有易混难辨的。如“虽然”“然则”“然而”在今天都是双音节词,而在古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中却都是两个词的连用。分别是“虽”“则”“而”同指示代词“然”的连用。又如“不必”,今为双音节词,义为不需要。而古汉语中的“不必”则是两个虚字的连用。例如:

忠不必用兮,贤不必以。(《楚辞·九章·惜诵》)

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。(韩愈《师说》)

两句中的“不必”都不能解释成“不需要”。韩愈说“师不必贤于弟子”,绝不是说老师不需要比弟子高明。古诗文中的“不必”是否定副词“不”和语气副词“必”的连用,是“不一定”的意思。前例谓忠贤不一定任用,后例谓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,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。这样理解才不致歪曲作品原意。

    ——摘自2015722日《语言文字周报》,作者:祝鸿熹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748)| 评论(45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