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幸福像花儿一样

学习母语,尊重母语,正确使用母语,努力维护母语的纯洁和健康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1. 对我们的母语总是存有深深的敬畏之情,从不敢乱用,看到那些不符合汉语规范的字、词、句,总想说一说,也算是一个“医生”吧。但水平有限,难免会有“误诊”的时候,希望大家监督,提出批评和建议,我一定虚心接受。 2.喜欢集邮,特别钟情于邮戳及各种民间邮刊。

正确的写法是“心理暗示”  

2015-01-08 05:45:46|  分类: 齐鲁晚报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正确的写法是“心理暗示”正确的写法是“心理暗示” - 李学东 - 幸福像花儿一样

 

在震后几年时间里,雷楚年的种种收获,皆因“抗震救灾英雄少年”的荣誉。这似乎是一个极强的心里暗示,凭借这一荣誉,他可以享受其他人无法享受的待遇,还可以获得更多。(《齐鲁晚报》20141117B01版,《“英雄”雷楚年的迷失》)其中的“心里暗示”应写成“心理暗示”才对。

心理暗示,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、观念、情绪、判断、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,最常见的心理现象。是用含蓄、间接的方式,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,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,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,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。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:暗示是人类最简单、最典型的条件反射。从心理机制上讲,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,不一定有根据,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,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。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。比如,电视广告对购物心理的暗示作用。(百度百科)

正确的写法是“心理暗示” - 李学东 - 幸福像花儿一样

将“心理暗示”错成“心里暗示”的不只是《齐鲁晚报》上的这一个用例,在“人民网”内检索,使用“心里暗示”的文章有179篇,使用“心理暗示”的文章有9,507篇。正确的用例多于错误的用例。而在“新华网”内检索,使用“心里暗示”的文章有927篇,使用“心理暗示”的文章有580篇,正确的用例少于错误的用例。这说明两者混用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789)| 评论(7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