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幸福像花儿一样

学习母语,尊重母语,正确使用母语,努力维护母语的纯洁和健康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1. 对我们的母语总是存有深深的敬畏之情,从不敢乱用,看到那些不符合汉语规范的字、词、句,总想说一说,也算是一个“医生”吧。但水平有限,难免会有“误诊”的时候,希望大家监督,提出批评和建议,我一定虚心接受。 2.喜欢集邮,特别钟情于邮戳及各种民间邮刊。

“人穷则反本”的“穷”  

2014-12-24 05:46:31|  分类: 语文论坛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“人穷则反本”的“穷”“人穷则反本”的“穷” - 李学东 - 幸福像花儿一样

 

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提及屈原作《离骚》的缘由:

夫天者,人之始也;父母者,人之本也。人穷则反本,故劳苦倦极,未尝不呼天也;疾痛惨怛,未尝不呼父母也。屈平正道直行,竭忠尽智以事其君,谗人间之,可谓穷矣。信而见疑,忠而被谤,能无怨乎?屈平之作《离骚》,盖自怨生也。

人们在劳苦疲惫的时候呼喊皇天,在疾痛忧伤的时候呼喊爹娘。这就是“人穷则反本”。“反本”即回归、回复本源。而“人穷”的“穷”则并非指贫穷,而是指困窘、困厄,即处境极端恶劣、困难。上引“屈平正道直行,竭忠尽智以事其君,谗人间之,可谓穷矣。”正是对“穷”的确切注解。

在古文中,“穷”不同于“贫”。“穷”与“通”“达”相对、相反;“贫”与“富”相对、相反。如:

《庄子·德充符》:“死生、存亡、穷达、贫富、贤与不肖、毁誉、饥渴、寒暑,是事之变,命之行也。”

又《让王》:“古之得道者,穷亦乐,通亦乐,所乐非穷通也。”

在古文中,“穷”与“贫”在生活困苦这个意义上是同义关系。但“穷”比“贫”处境更差、更糟。

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:“且抚其民,分贫振穷,长孤幼,养老疾。”孔颖达疏:“大体贫穷相类,细言穷困于贫。贫者家少财货,穷谓全无生业。分财货以与贫者,受(授)生业以与穷者。”

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老而无妻曰鳏,老而无夫曰寡,老而无子曰独,幼而无父曰孤。此四者,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。”——“穷民”不等于贫民,而是境遇极端困难的人。

下面“穷”的两种意义是“贫”所不具备的:

一是特指不得仕进即仕途上没有出路。如:

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故士穷不失义,达不离道。……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”

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”

一是特指鳏寡孤独四种人。如:

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三曰振穷”郑玄注:“穷者有四:曰矜[],曰寡,曰孤,曰独。”

《吕氏春秋·季春纪》:“发仓窌,赐贫穷。”高诱注:“无财曰贫,鳏寡孤独曰穷。”

——摘自20141210日《语言文字周报》,作者:祝鸿熹

    []矜,在古代汉语中通“鳏”,读音guān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老而无妻者谓之矜,老而无夫者谓之寡。”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981)| 评论(24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