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幸福像花儿一样

学习母语,尊重母语,正确使用母语,努力维护母语的纯洁和健康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1. 对我们的母语总是存有深深的敬畏之情,从不敢乱用,看到那些不符合汉语规范的字、词、句,总想说一说,也算是一个“医生”吧。但水平有限,难免会有“误诊”的时候,希望大家监督,提出批评和建议,我一定虚心接受。 2.喜欢集邮,特别钟情于邮戳及各种民间邮刊。

手机的保护膜是“贴”上去的  

2014-11-06 06:24:13|  分类: 有照为证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手机的保护膜是“贴”上去的手机的保护膜是“贴”上去的 - 李学东 - 幸福像花儿一样

 

给自己心爱的手机粘上一个保护膜,是很多人的选择,这个粘膜的过程叫“贴膜”,但是,这“贴膜”二字在有的开展此业务的地方却被写成了“帖膜”(见图片)。

从字形看,“帖”从巾,意思与绢帛有关;“贴”从贝,意思与钱财有关。

《说文》:“帖,帛书署也。”本指写在丝织物上的标签。由于古代在竹木简上贴附题签时,不宜使用坚硬厚重的竹木材料,而适合采用质地柔软的绢帛,就是到了以纸张为主要书写材料的时候也是如此。如传统书画作品卷轴上的题签,就是用的绢帛。这是因为柔软度和韧性俱佳的绢帛,可以熨帖顺服地附着在书画的卷轴上。于是“帖”就引申出了“顺从、服从、挨近、安定”等意思。再引申为供临摹或欣赏的墨迹或印本,即“字帖”,或指公文、单据、凭证之类的写有字的纸片。

《说文》:“贴,以物为质也。”就是以物抵押钱财,即“典押”。由“典押”引申出弥补不足的意思,即“贴补”;再由“贴补”引申出“粘贴”的意思。“粘贴”是用糨糊等把薄片状物体附着在另一物体上,所以“贴”又有了“挨近”的意思。贴上去的东西平整顺遂,于是“贴”又引申出了“顺从、稳当”等含义。

如此一来,在表示“挨近”“顺从”等意思时,“贴”和“帖”就可以通用,也就有了“服帖”与“服贴”、“俯首帖耳”与“俯首贴耳”这样的异形词。但是,“贴”有动词用法而“帖”没有。在表示“用糨糊等把薄片状物体附着在另一物体上”这个意思,即“粘贴”时,“粘贴”是不能写成“粘帖”的。明白了这个意思,也就知道“贴膜”为什么不能写成“帖膜”的原因了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241)| 评论(26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